2009年5月1日星期五

All things are Medications



物皆药

  据说中医业内流传着一个故事:一日,某师对其弟子言:“去采一种不是药的草回来,即可毕业。”弟子领命而去,以为不难。谁知数日后却空手而归,泣对师言:“看来弟子是不能毕业了。”师曰:“何也?”答曰:“遍观草木,虽有不识,但无一非药。故难复师命。”师笑曰:“汝业已成,可去。”









尽管这是一个广泛流传于中医界内的故事,尽管故事的主人公没有任何域外人士的身份特征,但这个故事的源头却是在印度。唐代医家孙思邈所著《千金翼方》中云:“论曰:有天竺大医耆婆云,天下物类皆是灵药;万物之中,无一物而非药者”。虽然我们无法知道孙思邈是从何处了解到所谓“天竺大医耆婆”的这一言论,但却可在《闍罗迦集》中见到如下论述:“如果知道世间任何一种品物都具有一定的‘理’(ynkti)与‘目的’(artha),则可以说没有不是药物的东西”(第1卷,第26章);又说:“任何一物没有不是药物者”(第1卷,第27章)。

由于藏医与印度医学间所具有的密切联系,所以这种观点亦在藏医中流传,并且已经成为故事:

“有一天,老师要学生们去附近的山里拿回一些没有药用价值的东西。除了耆婆,学生们返回时都带有一些他们认为没有药用价值的物品。耆婆返回时空着两手,他告诉老师说没有发现任何一件是没有药用价值的。”

值得注意的是,“万物皆药”的观点代表着另一种药物学理论,甚至可以说是另一种哲学思维模式。中国自古就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以识药物的传说(需要说明的是,《淮南子》言此之意在于解释食物鉴别知识的起源,而非指医药,即神农之所以称“农”的原因。其后才逐渐被解释成“识药”。)。现代医史著作在解释药物知识的形成途径时,基本上也都是沿袭这一模式。即“氏族成员由长时期采集逐渐转化为种植的过程中,对植物的咀咽尝试已多,积累了一些用植物治病的经验” ;“在此过程中,他们曾发生过不少的中毒遭遇,但从中也积累了不少药物知识” ;“由于饥不择食,人们经常误食某些有毒的植物,因而发生呕吐、腹泻、昏迷甚至死亡等情况。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人们逐渐认识某些植物对人体有益,某些植物对人体有害,某些植物可以治病。这样便初步积累了一些关于植物药的知识。” 这种改造“神农尝百草”而成的“中毒识药说”阐明了知识来源的一个重要方面——经验。同时研究者又指出,类比与联想的思维方式(即被巫术研究者称为“相似律”与“接触律”的思维规律)亦是言说药物功效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古代文献《山海经》中记载:昆仑之丘的沙棠,身体轻浮,故可以御水,食之可以不溺;蘨草是上帝女儿化身,故食之即可为人所爱,服之媚于人;蓇蓉“黑华而不实”,故食之使人无子等等。这些线索可以使我们了解到,除实践经验外,类比方式可谓古代建立药效之说的最重要途径之一。比较而言,印度古代的哲学与逻辑学均更为发达,以至有人评价说:“其国君民上下,几以研穷哲理为人生唯一事业。” 他们更习惯于将一种“终极真理”演绎到所有的具体事物。因而在印度医学中,佩带的宝石、花环,手持的伞、杖等等,皆是药物——关系到人体的健康、具有治疗作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