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31日星期二

Ancient copper ware during Warring States (Zhou Dynasty)

國時期(475~222 BC) 銅器的特徵:

銅鏡背面的狩獵紋,戰國


一、壺大量出現。

二、銅器多有蓋。
  
三、因對外貿易興盛,通商區域遠至東南亞、印度、西域及波斯等地,故製銅技藝及裝飾又轉趨精緻。鑲嵌技術之傳入使匠工將金、銀、玻璃、寶石等亦鑲嵌於銅器上。


金銀錯扁壺,戰國


  

四、人與獸鬥或獸與獸爭題材之出現。此種題材出現之原因係與波斯及中東之接觸。銅器上裝飾之動物等具有動感,且表面較平坦,凸凹不若前期之明顯。


  周代因為所跨越的年代久遠,其藝術品風格之變遷,與時代背景包括政治、思想、社會、交通等有莫大之關連。因此銅器的式樣眾多,表面上的紋飾也立不斷變化。


2009年3月30日星期一

Anxi Iron Guanyin of Oolong Tea - the 3 famous Chinese Tea




記載據《清水巖志》載:「清水高峰,出雲吐霧,寺僧植茶,飽山嵐之氣,沐日月之精,得煙霞之靄,食之能療百病。老寮等屬人家,清香之味不及也。鬼空口有宋植二、三株其味尤香,其功益大,飲之不覺兩腋風生,倘遇陸羽,將以補茶話焉」,說明安溪唐代已產茶。到明代茶產稍盛,《安溪縣志》有「常樂、崇善等裡貨(指茶)賣甚多」的記載。18世紀後期安溪茶戶有了較大發展。詩人阮旻錫在《安溪茶歌》中有「安溪之山郁嵯峨,甚陰常濕生叢茶。居人清明采嫩葉,為價甚賤保萬家……」之句。隨之茶區農民還選育出許多優良茶樹品種,其中以鐵觀音制茶品質為最優。









安溪鐵觀音安溪鐵觀音製作嚴謹,技藝精巧。一年分四季采制,谷雨至立夏(4月中下旬~5月上旬)為春茶,產量佔全年總產量的45~50%;夏至至小暑(6月中下旬~7月上旬)為夏茶,產量占25~30%;立秋至處暑(8月上旬~8月下旬)為暑茶,產量占15~20%;秋分至寒露(9月下旬~10月上旬)為秋茶,產量占10~15%。制茶品質以春茶為最好。秋茶次之,其香氣特高,俗稱秋香,但湯味較薄。夏、暑茶品質較次。鮮葉採摘標準必須在嫩梢形成駐芽後,頂葉剛開展呈小開面或中開面時,採下二、三葉。采時要做到「五不」,即不折斷葉片,不折疊葉張,不碰碎葉尖,不帶單片,不帶魚葉和老梗。生長地帶不同的茶樹鮮葉要分開,特別是早青、午青、晚青要嚴格分開製造,以午青品質為最優。


安溪鐵觀音的製造工藝,要經過:涼青、曬青、涼青、做青、(搖青攤置)、炒青、揉捻、初焙、復焙、復包揉、文火慢烤、揀簸等工序才製成成品。



特點優質鐵觀音茶條捲曲、壯結、沉重,呈青蒂綠腹蜻蜓頭狀。色澤鮮潤,砂綠顯,紅點明,葉表帶白霜,這是優質鐵觀音的重要特徵之一。鐵觀音湯色金黃,濃艷清澈,葉底肥厚明亮,具綢面光澤。泡飲茶湯醇厚甘鮮,入口回甘帶蜜味;香氣馥郁持久,有「七泡有餘香之譽」。近來國內外的試驗研究表明,安溪鐵觀音所含的香氣成分種類最為豐富,而且中、低沸點香氣組分所佔比重明顯大於用其他品種茶樹鮮葉製成的烏龍茶。因而安溪鐵觀音獨特的香氣令人心怡神醉,一杯鐵觀音,杯蓋開啟立即芬芳撲鼻,滿室生香。生產出優質的鐵觀音茶必須具備:①純種鐵觀音品種茶樹;②茶樹生長在良好的土壤、氣候環境中,並得到精心培育;③精湛的采制技術。三者缺一不可。


品飲目前在福建泉州、廈門、漳州以及廣東潮汕一帶和台灣,仍沿襲傳統的「功夫茶」(工夫茶)品飲方式。使用陶制小壺、白瓷小盅(小杯),先用沸水燙熱,然後在壺中裝入相當於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壺容量的茶葉,沖以沸水,此時即有一股殊香撲鼻而來,正是「未嘗甘露味,先聞聖妙香」。1~2分種後將茶湯勻傾入小盅內,先嗅其香,繼嘗其味,淺斟細啜,確乃一種生活藝術享受。有朋自遠方來,饗以功夫茶,表示對客人的敬重,而品飲者亦以能嘗到一杯名貴的鐵觀音茶為快。


傳播鐵觀音茶問世以來,以其優異品質馳名遐邇。鐵觀音原產地堯陽鄉人在台灣、港澳地區以及越南、泰國、印尼、新加坡經營茶行多達130餘家。1945年王聯丹莊的「泰山峰」牌鐵觀音在新加坡獲得一等獎金牌。1950年王炳記的「碧天峰」牌鐵觀音在暹羅(即泰國)獲得特等獎金。1982年被商業部評為國優產品,名列全國首位。同年國家經委授予安溪茶廠出品的「安溪鳳山牌特級鐵觀音」以金質獎章的最高榮譽。


鐵觀音茶一向為閩、粵、台灣茶客及海外僑胞所珍愛。此茶一經品嚐,輒難釋手,50年代以來,鐵觀音茶逐漸為華北人民所喜愛,現在則美名遍及全國各地,消費量在不斷增長。1979年、1984年日本市場兩度掀起「烏龍茶熱」,特別是福建鐵觀音,更以其迷人的香味,風靡日本各地。在日本,鐵觀音幾乎已成為烏龍茶的代名詞。


目前在铁观音种植方面,除了福建安溪县,周边的华安县、南靖县、永春县、漳平县等多个地区都开始广泛种植。

Hole court Biluochun tea - the 2 famous Chinese Tea



庭碧螺春产于江苏省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属于绿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洞庭山有洞庭东山、和洞庭西山,气候适合茶树生长。












清朝王应奎所著《柳南随笔》中对“碧螺春”茶名的来历有这样的典故。洞庭山碧螺峰的石壁上原有几棵野茶树,当地老百姓进山采茶有几十年。康熙年间茶叶丰收,当地少女入山采茶叶,茶筐满了,便将茶叶放在乳间,茶得到体温,突发袭人香气,采茶女惊呼“吓煞人香”,称茶为“吓煞人”。从此采茶女采“吓煞人”,先沐浴更衣,入洞庭山不带筐罗,采得茶叶,全放乳间。洞庭山茶农朱正元所产“吓煞人”最著名。


康熙十四年(1675年),康熙皇帝南巡,到了太湖洞庭山,吴县巡抚宋荦购买朱家所产“吓煞人”茶献上,康熙以为“吓煞人”不雅,赐名碧螺春,此后地方官年年采办碧螺春进贡。


清李纯客《水调歌头》词曰:“时有惠风徐至,赢得嫩香盈抱,绿唾上衣妍。”

吴县现在已并入苏州市,成为苏州吴中区。




2009年3月29日星期日

Jade in Chinese history


  
以堅硬見稱,品質較佳的玉多硬度甚強、沉重、透明及無黑點與雜質。一般而言,玉應為純白,但如有任何雜質在內,部會影響其色度,轉變為綠、藍、棕、紅、灰、黃、黑等。

  中國玉雖來自不同產地,但以西域之和闐及緬甸為大宗。遠在新石器時代,中國人之墓穴中已有以玉殉葬之實例。迄至殷商,甚多玉器出土,1950 年代前,發現者多為璧、圭、棕、魚等等,但在 1950 年代後,大陸發現多種不同之男女玉雕像。

  玉在當時之用途,大約有下列五種,即避邪、裝飾、禮儀、武器及樂器。中國人相信玉可避邪,故部分於身上佩玉,並作裝飾之用。此外,並認為玉為君子之表徵,故有「其潔如玉」或「其白如玉」之言,由是,古之君子或讀書人遂多佩玉。另一佩玉之原因為:佩玉行走時有瑯瑯之聲,可使人知覺有人走近,不致驚惶或突感意外。在禮儀用途上,約有下列四種用途:

  一、祭祀。古有祭天地之儀式,以蒼璧禮天,黃琮禮地,並以青圭代表東方,赤璋代表南方,白琥代表西方,玄璜代表北方。




年代:新石器時代﹝Neolithic Age﹞晚期

至商Shang Dynasty (c 1600-c 1046 BC) 前期

名稱:玉鷹紋圭

地點:故宮博物院,台北



說明:這件玉「圭」是一個由工具、武器的型態,轉化為禮制用器的例子。器呈窄長方形,有平直刀刃,原本為鏟的形式。但在器身中段的兩面,均琢碾了精緻的紋飾。一面的上節浮雕向上衝飛的鷹鳥,表現了威猛的神力。而另面則浮雕一抽象的面紋,正中央為高聳的「介」字形冠頂,而兩側插有華麗蓬鬆的鳳羽,線條極為流暢。由許多文獻可知,鳥是東夷族群的重要宗教象徵:上古時期,華東地區的夷人,相信其始祖為自然界諸神的主宰「帝」所生,而「玄鳥」則是引渡生命力的使者、媒介,即所謂「鳥生神話」。

  器身的上下段,則在清乾隆皇帝時加琢御製詩和璽文。後加的文字與原有的紋飾走向顛倒,因而常常引起觀賞者的誤解。


  二、結盟或誓言。古之結盟、信約或誓言,多以玉為信物;或交換,或刻字,以之為表徵。

  三、劃分階級與權力。古之臣子見君主時多持王圭,不同形狀、大小或顏色之圭代表不同之階級或官等。漢朝時黃色之玉僅能為皇帝作陪葬或製作玉衣之用,特許者例外。

  四、陪葬。古人相信玉可防腐,故埋葬時多將玉納入棺中,有將玉製成玉衣者,亦有將玉製成蟬狀置於死者口中者。後者取其蛻變重生之意。


2009年3月26日星期四

2009年3月25日星期三

Five-Physique machinery matrixs in Chinese Medicine





  医学在五行观念的影响下,将人的形体按解剖的横断面分为筋、脉、肉、皮、骨五个层次,故称为“五体”:形体上又有爪、面、唇、毛、(头)发五华,按五行归类方法,分别将五体、五华与五脏之间的功能关系加以联系和规定,形成了“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素问·痿论》),以及“心之合脉也,其荣(面)色也……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素问·五脏生成》)等五脏分别主五体、主五华的相关理论。









五体和五华既受五脏精气的滋养,也是五脏精气及其功能盛衰变化在体表可视、可察、可触及可感知的组织,分别与五脏间有某种特定的对应关系。中医学不但广泛地应用这些理论解释相关的生理机能,并且将这一理论全面地应用于诊断和治疗,例如分别诊察其五体、五华的异常变化,可以判断五脏病症,以及通过调理五脏来治疗相应的五体、五华病证。


2009年3月24日星期二

Colour enamels Chinese antique





琅彩瓷器是在康熙皇帝的亲自授意下而创造的新品种,因仿制于铜胎画珐琅器,所以珐琅彩又称瓷胎画珐琅。珐琅彩瓷器的制作不同于其它瓷器,先由景德镇御窑厂制作优质素胎,送至皇宫,再由宫廷画师绘画,最后由清宫造办处的珐琅作坊进行二次烧制。

珐琅彩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在康雍乾三朝,是当时极为名贵的宫廷御器。
























康熙时期,珐琅彩初创,珐琅彩料来自西洋,俗称洋色,所制瓷器大多为盘、碗、杯、壶等小件器物,且多为色地,即在素胎上以红、黄、蓝、绿等色釉作地,然后彩绘花卉图案。

雍正时期的珐琅彩,相比康熙时期,制作工艺和技术都有进步,并且当时已能成功生产国产珐琅料,珐琅料不管从颜色还是品种,比康熙时期都丰富很多。所用素胎依然是景德镇御窑厂选送精品,有时也直接利用宫中的脱胎填白瓷器,以白地彩绘。彩绘图案也日趋丰富,器内器外,从花鸟竹石到山水人物一应俱全,并配有与画意相应的题诗,成为将诗、书、画相结合的艺术珍品,瓷器风格也更趋优雅。

雍正皇帝在位虽只有十一年,珐琅彩瓷器存世量相对康乾时期要少得多,但不乏精品。2002年10月香港佳士德拍卖的清雍正珐琅彩题诗过墙梅竹纹盘,口径17.2厘米,双方框“雍正年制”蓝料款,所绘梅竹是典型雍正过墙花纹样,配有题诗“芳蕊经时雪里开”。拍卖时以3252.26万港币成交(约合人民币3447.55万元)。类似的珐琅彩盘,目前已知的仅有两件,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一件,日内瓦的某私人藏家有一件。


到了乾隆时期,瓷器的绘画题材更加广泛。珐琅彩瓷绘画除继续沿袭雍正时期的风格,还模仿西洋画意,画面人物题材增多。乾隆皇帝才华横溢,兴趣广泛,本就是一大玩家,此时无论瓷器、玉器,还是漆器、木器、景泰蓝等等,都有很大发展。珐琅彩瓷器的制作技术也更臻于完美。

2006年11月,著名收藏家张宗宪先生收藏的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在香港由佳士德拍卖公司拍卖,约以1.51亿港元成交。此碗珐琅彩绘杏林春燕图,弱柳扶风,杏花盛开,双燕飞翔其间,一侧行楷御题诗:“玉剪穿花过,霓裳带月归”。造型秀美,白釉温润,底为双方框“乾隆年制”蓝料款。工艺精湛,为乾隆珐琅彩杰作。1985年5月此碗曾在香港苏富比上拍,成交价为110万港币,短短二十年的时间,价格就翻了130多倍。

2005年10月香港苏富比拍卖的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高16.5厘米,“乾隆年制”蓝料款,卷草形双耳,肩部饰卷草如意,主题纹饰为锦鸡花石。此器为乾隆皇帝特别烧制的赏玩器,西洋画风和传统水墨相结合,惟妙惟肖,秀丽别致,“新枝含浅绿,晓萼散轻红”二句题诗,更添文人气息,为乾隆珐琅彩精品。在香港拍卖时以1.15亿港币成交(约合人民币1.22亿元)。此件瓷瓶伦敦佳士德曾在1975年拍卖过,当时的成交价1.6万英镑,30年的时间,价格增长了515倍。这样高的回报率,其他投资项目恐怕永远都无法做到。

2003年10月香港苏富比拍卖的清乾隆“古月轩”珐琅彩内佛手果子外花石纹题诗碗(图7),“乾隆年制”蓝料款,碗心绘佛手果子纹,碗外壁绘花石纹,并配有“迎风似逐歌声起 宿雨那经舞袖垂”题诗。在香港拍卖时以2918.24万港币成交(约合人民币3093.33万元)。




2009年3月22日星期日

Human viscera and entrails-shape machinery matrixs




  是中医对人体内部器官的总称。从《黄帝内经》到《中医学概论》,“脏腑”都是其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脏腑”的构成也没有什么变化。包括:

1. 五脏:心、肝、脾、肺、肾;
2. 六腑:胃、大肠、小肠、膀胱、胆、三焦;
3.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










除“三焦”腑外,其他的脏器名称都沿用至今,所指器官实体也与现代解剖学完全吻合。只是对脏腑功能的认识,古今、中西有所不同。这是因为古代脏器的名与实都是由实际观察而来,但在不具备现代生理、生化知识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对其功能建立正确认识的。例如没有肺脏微观结构与气体交换的知识,便不可能正确认识肺在呼吸过程中的真正作用;没有胆汁激活胰蛋白酶,才能完成蛋白质消化吸收的生化知识,便无法知道胆与胆汁的功能;在不了解尿生成机理的时代,中外医家都会十分自然地想象喝入胃肠道的水分,是从肠道“渗入”膀胱的,所以古代中医才需要“建构”一个位于腹膜之内、脏器之外,专司“水液代谢”的“三焦”腑。


正因如此,现代中医学采用《黄帝内经》中讲述脏腑功能的“六节藏象论”篇名中的“藏象”一词,称中医的脏腑理论为“藏象学说”,并解释说:

藏,即脏字,泛指人体的各个脏器;象,是指表现于外的各种现象。因此“藏象”二字,简单地说,也就是指人体内各个脏器所表现于体外的各种现象。中医书中一般所提到的脏器,虽然在某些地方有现代所说的脏器含义,但它更主要的方面,却不是指脏器的本身,而是指体内脏器所表现于体外的各种现象。换句话说,也就是在人体表面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都可以根据它的特点,把它归纳到各个不同脏器的作用范围。正因为中医一般所谈的脏器名称,不一定是指各脏器的本身,而主要是指藏象,所以,我们便不能够硬用现代所说的脏器概念来衡量它。


这便是“中医现代化”的具体表现——尽管古代对脏器功能的认识并不正确,但这些内容已然成为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中不可割裂的组成部分,因此便需要对中医的“脏腑”进行定义。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在“六腑”与“奇恒之腑”中都包括有“胆”。下面我们即以此作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了解脏腑学说的“建构”过程。


《黄帝内经·素问·五脏别论》中,黄帝首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听说方士们或说脑、髓是脏,或说肠、胃是脏,或说是腑。虽然所说相互矛盾,但都自称正确。不知其故,愿听讲解。”

黄帝的医学教师岐伯回答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是地气所生,与蕴藏万物的大地相同,所以藏精气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而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是天气所生,与天同类,所以饮食之物在其中不能久留,泻而不藏,名曰传化之腑。”

接着岐伯又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据《黄帝内经》其他篇章,其所谓“五脏”,包括心、肺、肝、脾、肾;其所谓六腑,包括大肠、小肠、胆、胃、膀胱、三焦。)

为便于理解,将其要点整理成下述两个表。从中可以看出,在岐伯的两段话中,虽然一个叫“奇恒之腑”与“传化之腑”,一个叫“五脏”与“六腑”,但两个体系都包含一阴一阳两类脏器;都由“5”和“6”两个代表阴阳的奇偶之数组成;各自“象天”与“象地”;各自分别具有“藏而不泻”与“泻而不藏”的不同功能。所以,这实际是两个不同的脏腑学说体系。

而当后世医家将其归纳成一个体系时,便成为下表所示,亦即《中医学概论》中“胆”重复出现、功能界分亦重叠的所谓“中医脏腑学说”了。

因此,要想真正读懂中医,必须要有历史的眼光,并善于使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如此才能看清其“建构”的本质,了解古人“统一异说”与今人“当代化改造”的过程。





 

Entrails-Shape machinery matrixs in Chinese Medicine





  象”范畴出自《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重要范畴之一;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医学正是以“藏象”为核心构建了人体的生命模型。









中医学将深藏于体腔的内脏统称为脏或脏腑,根据各自的形态特点、性质特点和机能状态分为脏、腑、奇恒之腑三类。其中具有“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实”特征者称为脏,包括心、肺、脾、肝、肾五者;具有“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满”特征的称为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胧、三焦六者;奇恒之腑虽名为腑,但却具有类似五脏“藏而不泻”的特点,这一类内脏的生理特征是既不同于五脏,也有别于六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六者(《素问·五脏别论》)。


唐·贾公彦疏:“正藏五者,谓五藏:肺、心、肝、脾、肾,并气之所藏。”由此可知“藏”指藏于人体内的内脏。象,《素问·六节藏象论》王冰注:“谓所见于外,可阅者也。”由此可知“象”指外部征象。“藏象”在《素问·六节藏象论》中的本义为:五脏表现于外、可观察到的征象。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今天我们所理解的藏象的涵义为:人体各个脏腑形态、阴阳五行属性以及脏腑生理功能、所对应四时五行表现于外的征象。我们所理解的藏象学说涵义为:在中国古代象数思维的指导下,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及治疗反馈、物候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以五脏为核心的各个脏腑的阴阳五行属性、解剖形态特点、生理气化功能、相关身形官窍、相应四时万象及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


《黄帝内经》全书提到“藏象”一词仅两次,都在《素问·六节藏象论》中,一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的篇名;一见于该篇经文中的“帝曰:藏象何如”。以“藏”与“象”二字相关成句者,在《黄帝内经》中亦仅两见,一见于《素问·五藏生成篇》“五藏之象,可以类推”、一见于《素问·经脉别论》“太阳藏何象”、“少阳藏何象”、“阳明藏何象”。《灵枢》及汉以前的医学著作中均未见到“藏象”一词的使用。《素问·六节藏象论》中黄帝提出“藏象何如”,岐伯进行了详细的回答。这段经文概述了五脏的主要功能、阴阳属性,五脏与形体官窍、时令气候相通、相应、相类的密切关系,以及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胧、胆的功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黄帝内经》“藏象”的原始含义。


唐·王冰在《素问·六节藏象论》“藏象何如”之下仅注释了“象”字:“象,谓所见于外可阅者也。”他在《素问·五藏生成论》“五藏之象,可以类推”经文下又注解道:“象,谓气象也。言五脏虽隐而不见,然其气象性用,犹可以物类推之。何者?肝象木而曲直,心象火而炎上,脾象土而安静,肺象金而刚决,肾象水而润下。夫如是皆大举宗兆,其中随事变化,象法傍通者,可以同类而推之尔。”王冰的注解指出:“藏象”的本义是指内在脏腑的功能表象。


《黄帝内经》之后的晋、唐医家,在分类编次《内经》原文时,对有关脏器方面的内容,作为一类,所取类目名多题作“五脏”、“脏腑”等,“藏象”内容作为脏腑功能之表象,是隶属于“五脏”、“脏腑”类目之下的。如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唐·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等。


到了元代,滑寿著有《读素问钞》,乃取《素问》经文择其枢要,各以类从,分为十二类。首次将“藏象”作为类目名。类目名下附文云:“五脏以位,六腑以配,五行枚属,职司枚分,具藏象钞。”该类下节录了《素问·六节藏象论》、《素问·金匮真言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等经文,剪辑成五段文字,反映了“藏象”学说的基本内容。“藏象”一词随后在后世研究 《黄帝内经》的著作中常用来命名篇目。


明·吴昆在《黄帝内经素问吴注》中对藏象解释说:“象,犹天象之象,可见者也。”从人体内脏与天象相应的角度阐发对藏象的理解,揭示了《黄帝内经》天人相应的思想。


明代张介宾《类经》十二大类中第三类为“藏象”类,其对“藏象”的注释说:“象,形象也。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日藏象。”确切地指明了藏象是内脏本质与其功能现象的统一体。


清代张志聪的《素问集注》,进一步把“藏象”之“象”解释为“像”。他注释说:“象者,像也。论脏腑之形像,以应天地之阴阳也。”象不是“可阅者”或“形见于外”的象,而是与天地阴阳相应的脏腑内在的、本质的一种意象。


以上反映了古代医家注释《黄帝内经》,对藏象研究的一些主要观点。“藏象”的本义是指脏腑功能之表象,但在中医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藏象”被引申为概括人体内在脏腑本质及其与功能表象、四时阴阳相应规律的基本范畴。《素问·六节藏象论》的藏象内容,既提示了机体五脏与五神、五华、五体之间功能活动的统一性,又反映出入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动态联系,并对人体整体机能加以分类概括。它以五脏为中心,从每一脏的主要功能,各脏与形体组织、外部官窍的联系,各脏的阴阳属性及与四时五行的对应关系等方面着眼,把人体的生命活动分别归属于心、肺、肝、脾、肾五大系统之中。这段经文突出反映了《黄帝内经》天人相应的思想,体现了以五脏为核心的“四时—五脏—阴阳”的模型本质。因此,“藏象”的引申义概括了这段经文的深刻内涵。作为类目名,“藏象”已超越了它在经文中的原始含义,而成为涵括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精气神等在内的,体现人与天地之象相应的富有哲学意义的中医范畴。


20世纪50年代开始,藏象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自那以后,藏象被确立为中医理论的重要范畴,藏象学说被认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理论。


藏象学说的特点是以五脏为核心的象系统。它以五脏生理功能为重点,强调脏腑与五体九窍等的内在联系,强调脏腑与时辰、节令、物候、方位、音律、颜色等的阴阳五行取象比类关联,内容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经络、形体、诸窍、精气神等。
中医藏象学说从本质上说,是以五脏为核心的、从整体上把握人体的功能模型。它所揭示的脏腑与脏腑、脏腑与机体各组织器官之间的生理功能联系,都是人体作为系统整体的运动规律的反映。这些整体规律是用元素分析方法所不能把握或难于把握的。
中医藏象学认识的五脏虽然与现代医学解剖所认识的五个脏器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五脏所包含的功能远远超出五个对应解剖脏器的功能。经络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在解剖学上却找不到经络独立的实体。目前提出的神经学说、中枢神经机能说、肌肤—内脏—皮层机能说、神经体液调节机能说、类传导说等多种假说,均没有圆满地解释经络现象。实际上,经络活动的许多机制分别属于或联系于多种已知的解剖结构,但又不与其中任何一个解剖系统单独重合。


中医采用以象测藏方法,从机体的外在表现及对刺激的反应等,推导脏腑的功能、经络的特性以及脏腑之间的联系,这就决定了藏象学说是在人体气化运动中、在脏腑功能的表象中,揭示人体内外结构关系,解释活体生命无法直观的内在、本质的机理的。又因为“模型”是人们按照某种特定的目的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描述,用物质或思维的形式对原型进行模拟所形成的特定样态;而中医藏象学说的内容恰恰运用了阴阳五行等象数模型,对所有能掌握的人体脏腑信息进行类归组合,符合“模型”定义。因此,“藏象”本质上是以五脏为核心的整体功能模型。









2009年3月21日星期六

Hang Zhou,China

West Lake Dragon Well tea - the 1 famous Chinese Tea



西湖龍井

種類: 綠 簡介: 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西湖龍井是指產於中國杭州西湖風景區龍井一帶的一種炒青綠茶,以「色、香、味、形」而聞名,是中國最著名的綠茶之一,流傳著「不是畫而勝於賞畫,不是詩而勝於吟詩」的美譽。








歷史據茶文化專家考證,西湖龍井的歷史有大約1500年。

唐朝茶學家陸羽在《茶經》中記載有「錢塘天竺靈隱二寺產茶」,錢塘就是杭州古稱,天竺寺和靈隱寺都位於西湖的西部低矮的山丘中。 宋朝杭州知州蘇軾考證後認為天竺寺所產茶葉為公元四百多年的南朝時期詩人謝靈運從天台山帶到杭州。

元朝詩人虞集寫有《游龍井》,稱讚當時龍井出產的茶葉,其中有「烹煎黃金芽,不取穀雨後,同來二三子,三咽不忍漱」的詩句。 明萬曆十九年時編撰的《事物紺珠》列出了當時中國各地的名茶90多種,其中龍井排于第21位。說明此時西湖龍井已經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清朝時,西湖龍井的種植加工得到了巨大的發展。乾隆曾四次來龍井觀茶品茶,為龍井村題下「龍井八景」,甚至將其中十八棵茶樹封為御茶,隨後龍井一直成為清朝皇室的貢品。


自清末民初開始,龍井茶的種植已經布滿西湖湖西、湖南各處,形成了「獅、龍、雲、虎」四個主要生產基地。


西湖龍井在生態條件和炒制工藝上被按產地分為獅,龍,雲,虎四大類:







獅為龍井村獅子峰一帶,包括以獅子峰為中心的胡公廟、龍井村、上天竺、棋盤山一帶,此處出產的西湖龍井被稱為獅峰龍井,是西湖龍井中的上品,香氣純,顏色為「糙米色」;


龍為翁家山、楊梅嶺、上下滿覺隴、白鶴峰一帶,此處出產被稱為石屋四山龍井,其中翁家山所產可以媲美獅峰龍井;


雲為雲棲、梅家塢、十里琅鐺之西、五雲山一帶,是西湖龍井產量最大的地區。此處出產被稱為梅塢龍井,色澤翠綠,外形美觀;



虎為虎跑、四眼井、赤山埠、三台山一帶,後來又包括了其他一些湖邊平地的茶園。


只有這四個地方出產的龍井茶才有資格稱為西湖龍井,在銷售的包裝上,會貼有原產地地理標誌,註明西湖產區,並且貼有杭州市質量監督局的二維防偽條碼,如果是明前茶,往往還會附有炒制者的姓名。西湖產區在地圖上東起虎跑、西至何家村,北起老東嶽,南至浮山,共168平方千米。


離開西湖產區的龍井茶曾經被稱為湘湖旗槍,現在被稱為浙江龍井,主要有杭州富陽、蕭山一帶的錢塘產區和紹興的越州產區等。






2009年3月20日星期五

Space-time-function human-flesh machinery matrix in Chinese Medicine




帝内经》从空间—时间—功能层面构建了人体结构模型,为中医学人体结构观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其中解剖形态属于空间结构,生命节律属于时间结构,各种生理机能及其有机联系属于功能结构。《内经》虽然运用解剖技术认识了人体的内脏器官,并由此产生了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经络、形体官窍等基本概念,但仅凭解剖知识只能发现并确定其中部分较为简单的表浅层次的生理活动,对于人体十分复杂的更为深刻而精细的生命活动的认识,就显得软弱无力和力不从心。







于是古人不得不采用“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灵枢·本脏》),“五脏之象,可以类推”(《素问·五脏生成》)的“司外揣内”(《灵枢·外揣》)认识方法,探求十分复杂的生命奥秘及其规律,使其原有的独立解剖学概念演变为以功能为主的结构概念,人体的结构名称大多不再是单纯的解剖形态概念,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解剖学概念则是侧重于功能的内涵,其原有的解剖知识仅仅从属于功能结构,是人们认识人体相关机能的标志性符号。

中医学以宏观、整体、广泛联系的认识方法,强调了人体是内外相应的统一体。人体在外的躯壳有五体、五官、五华结构,在里的内脏有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结构。内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核心,既是外在形体活动发生的基础,又可以通过相应的外在形体、官窍及其表现等反映其机能状态,还能借助外在的形体与自然界相关的事物或现象认识其通应联系。




Relations between beauty and human-body entrails



美容与五脏的关系


从中医美容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相貌、仪表、乃至神志、体形等,都是脏腑、经络、气血等反映于外的现象。

脏腑,是人体由脏腑(五脏,六腑),周围组织、孔窍,联络系统(经络)和生命活动基础物质所组成。人体各部分以五腑为中心,通过经脉、气血、津液与人体皮肤、五官、须发、四肢九窍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从中医美容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相貌、仪表、乃至神志、体形等,都是脏腑、经络、气血等反映于外的现象。脏腑气血旺盛则肤色红润有泽,肌肉坚实丰满,皮毛荣润等。故中医美容学非常重视脏腑气血在美容中的作用,通过滋润五脏、补益气血,使身体健美、容颜长驻。








五脏与美容的关系简述如下:

1、心:心的生理功能是主血脉、主神明,在体合脉,开窍于舌,其公款在面。面部的色泽荣枯是心气心血盛衰的反映。心的气血充沛,方能使面色红润光泽。若心血不足,脉失充盈,则面色淡白无华,甚至枯槁;心气专职虚,血不上荣,则面色虚浮光白;血行不畅,血脉瘀阴,则面色青紫,枯槁无华。


2、肺:肺的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在体合皮,开窍于鼻,其公款在毛。肺通过宣发作用,将气血和津液输布到皮肤毫毛,起滋润营养作用,并调节汗孔开合,调节体温正常和抵抗外邪。肺气充沛,则皮毛得到温养而润泽,汗孔开合正常,体温适度并不受外邪侵袭。若肺气虚弱,则皮毛失于温养而憔翠枯槁,汗孔失于调节而多汗或少汗,体温失度,外邪易于侵袭。


3、脾:脾的生理功能是主运化,主统血,在体合肉,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全身肌肉的营养要依靠脾输布和化生营养物质来供养。脾气健运,则身强体健,肌肉中满。若脾失健运,则肌肉消瘦,四肢疲惫,甚至瘘弱不用。脾气健运则唇色红润泽丽,若脾失健运,则气血不足,致使唇色淡白无华。



4、肝:肝的生理功能是主疏泄,主藏血,在体合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筋附于骨节,由于筋的肥张和收缩,全身关节才能活动自如,而筋必需得到肝血濡养才能强健及伸缩活动。若肝血不足,则筋失所养,致使动用迟缓,屈伸不得,甚至拘挛、颤动。若肝血不足,则指(趾)甲枯槁,变形,甚至脆裂。若肝血充盈,两目光泽有神,若肝血不足,则两目干涩,视物不清;肝火上炎,目赤红肿;肝风内动,两目斜视,甚至目睛上吊。


5、肾: 肾的生理功能是主藏精,主水,在体合骨,开窍耳和二阴,其华在发。骨为人本的支加要,人体骨骼的生长、发育、修复等均依赖肾精的滋养。肾精充足,则骨骼健壮,四肢轻劲有力,行动敏捷。若肾精不足,则骨骼发育不良或脆弱,痿软,腰背不能俯爷,腿足痿弱无力。牙齿也必须领带肾精的滋养才能坚固。如肾精不足,则小儿牙齿发育迟缓,成人牙齿松动易落,人体的头发为肾的外华,这是由于肾精能化血,头发领带精血滋养,所以,头发的生长和脱落,润泽和枯槁,藏盛和衡疏,乌黑和枯白等,都是与肾粗有关,肾精充足,则头发茂盛乌黑;肾精亏虚,则头发枯槁、稀疏、枯白和脱落。综上述可知,一个人的相貌和仪表是否美好,均与内脏功能密切相关。








2009年3月19日星期四

Top 10 famous Chinese Tea








中國十大名茶列表
西湖龍井(綠茶)
洞庭碧螺春(綠茶)
安溪鐵觀音(青茶)
君山銀針(黃茶)
黃山毛峰(綠茶)
都勻毛尖(綠茶)
祁門紅茶(紅茶)
信陽毛尖(綠茶)
安瓜片(綠茶)
武夷岩茶(青茶)


The Origin of Chinese Tea




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唐代陆羽在《茶经》里如是写道:“几乎所有古代史籍中说到茶都不得不提到5000多年前的神农氏。”

神农氏生活在“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当时人们已经步入新石器的全盛时期,原始的畜牧业和农业逐渐发达,这就是传说中的神农时代,神农氏则是这一时期的集中代表。


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在中国流传很广,影响很深。







汉代有托神农之名而作的药书《神农本草经》中有这样的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时此日,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


古人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是口嚼生食,后来,便以火生煮羹饮,就象人们今天煮菜汤一样,那时的人们只把它作羹汤来饮用,或以茶作菜来食用。


《墨子春秋》是本记载春秋时代齐景公的宰相晏婴生平事迹的史书,该书有一段以茶作餐菜的记载:“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饮,炙三弋五卵,茗茶而已。”

齐婴吃的这种“茗茶”就是新鲜的不经晒干的茶叶。这种以茶作菜的风俗,在现代某些地方还能看见,如云南基诺族至今还有吃凉拌菜的习惯。所谓凉拌茶就是把采来的新鲜茶叶揉碎放在碗里,加上少许大蒜、辣椒、盐等配料,再加上泉水拌匀,就成为美味可口的佳肴了。


在周朝,人们为了长时间保存茶叶,以用作祭品和进贡,开始把茶叶晒干,以便保存。在3000多年前,巴蜀一带已用所产茶叶作为贡品了,同时也出现了人工栽培的茶园。当时四川的乐山、彭山已经成为中国的名茶产地。

其实,同任何物种的起源一样,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类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之前。任何一种物种往往是存在很长一段时间后,才被人类所发现和利用,茶也脱离不了这一自然规律。


人类的用茶经验也是经过代代相传,从局部地方慢慢扩大开来,又经过很久很久以后,才逐渐见诸于文字记载,茶的饮用方式也不例外。

生煮或晒干到用时再煮羹饮茶是古代最原始的茶类,羹饮茶中采下的鲜茶叶经过阳光曝晒,内质发生一定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又是古代最早的制茶法,使茶便于保存和运输。


到了汉代,茶已经成为四川民众的常用饮料。西汉末年,王褒在《僮约》里列举了各种杂役,其中有两桩与茶有关,那就是“烹茶尽具”和“武都买茶”,意思就是规定仆役必须经常烹茶、洗涤茶具,还必须到武阳去买茶。

大约到了三国时代,人们饮用的茶,已由生食生煮及晒干收藏后羹饮蔬食,一变而成饼茶。


三国时期张揖《广雅》就有这样的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这就是说人们将采来的茶叶先作出成饼,晒干或者烘干,饮用时碾末冲泡,加佐料调和作羹饮。《广雅》的这段记载,是现在人们所能见到的有关茶的最早的加工记载。

三国时期,也正是中国古代茶文化初步形成的阶段。两晋以后,随着茶文化与中国各地社会生活和其他文化的进一步融合和相互影响,越来越多的文人加入了饮茶的行列。


西晋时期一些有识人士还提出以茶养廉的问题,出现了陆纳、恒温以茶代酒和齐武帝以茶代三牲为祭的事例。秦汉到西晋时期,是巴蜀茶业继续繁盛的时期,也是中国茶叶由巴蜀走向全国和茶业重心开始东移的重要时期。

由于地理上的优势,长江中游在中国茶文化传播上的地位,慢慢取代巴蜀而明显重要起来。到了东晋南北朝时期,茶业重心继续向东南推进。随着隋朝京杭大运河的修凿和唐朝经济政治文化的强盛,中国茶业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










2009年3月18日星期三

About the amazing shaolin monks

Eight-section brocade ( Shaolin Temple Kung Fu )

Eight-section brocade

 


段锦是古代导引术的重要分支,它是由八种基本动作(两臂或单臂上举,马步左右开功,头部左右旋转,摇头摆臀,弯腰两手攀足,马步左右出拳,足根上提等)组成的一套练功方法;称其为锦,是指该功法柔和优美,如同丝帛一般。八段锦有坐式(又称内八段、文八段)、立式(又称外八段、武八段)两类;因具体功法、术式的不同,名称亦有十二段锦、十六段锦等。一般将融导引、吐纳为一体的术式称作“八段锦”;把单一导引术式, 称作“引导诀”或“安乐法”。










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健身方法之一,八段锦渊源于南朝梁代,陶弘景在其所撰《养性延命录》中,总结了魏晋以前养生保健的理论与方法,其中即包括八段锦的内容。八段锦功法形成于宋代,北宋人洪迈的《夷坚志》中首次出现八段锦之名;南宋人晁公武撰《郡斋读书志》称已有专书,所谓“《八段锦》一卷,不题撰人,吐故纳新之诀也”。


然而,八段锦在清朝由于得到帝王的青睐而日益流行,光绪皇帝曾亲笔题写八段锦练功口诀(“光绪御笔八段锦练功要诀”)。八段锦的术式套路在清光绪年间才得以定型。当时,有人将八段锦的要领编成七言口诀:“双手托天理三焦, 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须单举, 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 ,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由于取消了呼吸吐纳、意守丹田等意念内容,强调了肢体导引术式,并把八段锦医疗保健功效显著、简单易学的特点逐一标示出来,因而通俗易懂,得以普及,并流传至今。




2007 Dragonboat World Champs - 500m Finals

Dragon boat race





舟竞渡是以龙形或饰有龙纹的船舟,进行水面竞赛,又称赛龙舟,是中国一项传统的民俗体育运动。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表明,龙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图腾崇拜,影响着古人的生活、信仰与习俗。古代中国的许多地区和民族都盛行举行崇敬龙、模仿龙、祭祀龙的仪式,千百年来,中国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内涵的象征。









我国古代最早记载龙舟的文献是《穆天子传》,所谓“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浙江鄞县出土的一件青铜钺之饰纹、广西西林普驮出土的石寨山铜鼓绘有六组船纹与羽人,证实了龙舟竞渡至迟在春秋时已经出现。虽然,龙舟竞渡的起源有种种说法,但是,龙舟竞渡“源于古代楚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说法最深入人心。南朝梁人吴均撰《续齐谐记》,称“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从舟楫挽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研究表明,龙舟竞渡的内涵随着时代发展而不同:战国以前的龙舟竞渡,带有鲜明的图腾、宗教和祭祀的色彩;战国之后逐渐融入娱乐性和民俗性;汉魏以后龙舟竞渡在民间日益流行,隋唐时龙舟竞渡的时间逐步趋于统一。宋代盛行龙舟竞渡,举行竞渡的时间已不限于端阳节。如宋人绘制的《金明池争标图》,生动地展现了北宋在清明节组织龙舟竞渡的场景与画面。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比赛设在西顺天门外的金明池内,池北的水殿设有“观争标, 赐宴”的看台,御座安排在靠水殿的宝津楼上。竞渡争标之日, 两岸各色旗帜迎风飘扬, 水殿四周彩伞环绕, 伞下坐着百官及其家眷, 岸上百姓万数。一只特大龙船为总指挥船,“约长三四十丈, 阔三四丈, 头尾鳞鬣, 皆雕镂金饰”,船上“设御座龙水屏风……层楼台观,槛曲”。比赛以水殿前为起点,“仙桥”为终点, 终点处水域中插有“红旗”作为标志。从岸上望去, 有数十只大小龙舟排列在金明池中, 船上“各设旗鼓铜锣”。其中有小龙船 20 只,虎头船 10 只,大船两边共有12 只大浆(两人划一浆)。一些小龙船列于水殿前,但见“东西相向,虎头、飞鱼等船布在其后, 如两阵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龙舟竞渡不但突破了“北人赛马,南人竞渡”的地域和时空的限制,而且形成了具有强烈竞技性的民俗体育运动。时至今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世界各地的华人都要进行龙舟竞渡,其内涵不仅有对民族英雄人物的崇敬与悼念,而且,以同舟共济、拼搏向前的“端阳竞渡”,展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和文化传统。




2009年3月17日星期二

Breathing exercise




  气功亦称行气,古时又称吐纳、胎息,它与导引术、按摩术共同组成了中国的古代养生保健术,并构筑起中国古代体育运动的基础。


气功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中医学认为:气功是指将人体自我调节的肢体运动、呼吸运动、心理活动合为一体的心身锻炼方法;强调通过对自身意念的调制,达到“以意统气,意行气行,意气相随”的境界,使身体诸系统的功能处于高度和谐统一,从而实现强身健体、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气功锻炼不用任何药物和器械,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条件的限制,可以因地制宜;亦不分练习者的性别年龄、体质强弱,主张因人而异。气功的起源久远,研究表明,早期气功的萌芽是舞蹈。











《吕氏春秋》曰:“昔陶唐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源,民气郁淤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舞以宜导之。”据考订,现收藏于天津博物馆的战国时期“行气玉佩铭”,是我国目前发现有关气功(行气)的最早文字。该玉铭呈十二面棱柱形,为青玉材质,有灰褐色晕斑,通高5.2厘米,宽3.4厘米,中空而未穿顶;棱面抛光平滑,每面刻有篆文三字,间有重文符号,共四十五字,主要阐述练习行气的方法、要领、功效和注意事项。由于学习气功,不仅可以强身健体、防治疾病,提高自我驾御形体的能力,而且有益于陶冶情操、涵养道德、开发潜能,所以成为历朝历代宫廷体育运动的首选。



2009年3月16日星期一

Lan Ting Xu 蘭亭序 (MV)

Lan Ting Xu 蘭亭序(Lyric)


蘭亭序

作詞 : 方文山
作曲 : 周杰倫 監製 : 周杰倫

蘭亭序為書聖王羲之的書法作品,有天下第一行書之美稱。該書帖完成於東晉永和九年,距 今一千六百五十五年。現傳世所見之蘭亭序為唐代書法家摹本,真跡據傳在唐高宗與武則天 合葬之乾陵內。乾陵位於陝西乾縣北,至今完備,尚未被盜。


蘭亭臨帖 行書如行雲流水
月下門推 心細如妳腳步碎
忙不迭 千年碑易拓卻難拓妳的美
真跡絕 真心能給誰

牧笛橫吹 黃酒小菜又幾碟
夕陽餘暉 如妳的羞怯似醉
摹本易寫 而墨香不退與妳同留餘味
一行硃砂 到底圈了誰

無關風月 我題序等妳回
懸筆一絕 那岸邊浪千疊
情字何解 怎落筆都不對
而我獨缺 妳一生的了解

無關風月 我題序等妳回
懸筆一絕 那岸邊浪千疊
情字何解 怎落筆都不對
而我獨缺 妳一生的了解

無關風月 我題序等妳回
懸筆一絕 那岸邊浪千疊
情字何解 怎落筆都不對
獨缺 妳一生了解

彈指歲月 傾城頃刻間湮滅
青石板街 回眸一笑妳婉約
恨了沒 妳搖頭輕嘆誰讓妳蹙著眉
而深閨 徒留胭脂味

人雁南飛 轉身一瞥妳噙淚
掬一把月 手攬回憶怎麼睡
又怎麼會 心事密縫繡花鞋針針怨懟
若花怨蝶 你會怨著誰

無關風月 我題序等妳回
懸筆一絕 那岸邊浪千疊
情字何解 怎落筆都不對
而我獨缺 妳一生的了解

無關風月 我題序等妳回
手書無愧 無懼人間是非
雨打蕉葉 又瀟瀟了幾夜
我等春雷 來提醒妳愛誰


类别:

音乐
标记:
周杰倫 蘭亭序 jay chou

2009年3月15日星期日

the Republican Period copper man


民国铜人(民国)











国铜人由北京同济堂药铺制作(此药铺系刘汉臣于民国初期开设),1956年赠与中国中医研究院,由中国针灸博物馆收藏。

北京同济堂药辅制 薄黄铜 高57cm 中国针灸博物馆藏



民国铜人图




此铜人是一位长相俊美的光头裸体儿童,打开胸腹部的盖子,可以清晰地看出体内的彩绘器官。该铜人设计巧妙,雕工细腻。344个穴名,穴位总数647个,穴点用圆圈表示。

















Meridian-Entrails relations regular pattern law



脉-脏腑相关联系的规律及其机制的探讨

何为经脉-脏腑相关

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人体内外表里。通过经络的联系,脏腑病变可反映到体表,出现特定症状和体征;而刺激体表的一定经穴又可以治疗相应脏腑的疾病。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揣外而知内,治外而调里”,这就是经脉脏腑相关。

经脉-脏腑相关的含义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经脉脏腑相关应包括经络与脏腑相关、穴位与脏腑相关、躯体内脏相关等等内容;而狭义的经脉脏腑相关就是指十二经脉与脏腑的相对特异性联系。经脉-脏腑相关是经络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指导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理论基础。

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的发展

① 古典文献记载:《素问·调经论》:“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其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成。”经隧即经脉,强调经脉与五脏的联系。《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脏,外络于支节”,这既概括了十二经脉总的特点,又说明了十二经脉的重要功能是沟通脏腑与体表肢节的联系,因此,有学者称之为“是世界上最早提出躯体内脏相关的学说”。《灵枢·经脉》中更是详细论述了十二经分别属、络相应脏腑,以及其它脏腑及五官之间的联系。这既强调经络与脏腑间密切的相关性,也为脏腑表里相关理论打下基础。

② 现代发展:较早提出经、穴-脏腑相关的为我国学者刘磊;到90年代,八五攀登计划《经络的研究》专家委员会又把整条经脉与脏腑相关加以考虑,提出“经脉-脏腑相关”的假说。

归纳起来,经脉-脏腑相关有三方面内容

一是经脉与相关脏腑在生理功能上有密切联系。

二是脏腑病理变化在经穴上有反应。可通过这种反应,“司外揣内”而推断出内脏疾病。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表明五脏疾病可在相关原穴上出现反应。

三是经脉上的理化刺激对相应脏腑功能有调节作用,这是针灸治疗的核心机制。窦汉卿在《标幽赋》中强调“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在治疗上依据经脉-脏腑相关理论,刺激相关经脉、经穴,达到治疗内脏疾病的目的。

二、经脉-脏腑相关规律的机制研究

(1)经脉-脏腑相关研究包括的重点课题(引自周逸平):

1.以“经”统率的“纵向”研究


主要依据《灵枢·经脉》观察每一条经脉与相应脏腑、五官的联系,通过对一穴或一经与某一脏联系的观察,证实经脉与相关脏腑间是否存在相对特异性。既往已有学者对一穴或一经与某一脏联系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经脉与相关脏腑间存在相对特异性。

2.以“脏”统率的横向研究

即一脏多经研究,研究某一脏腑与十二经脉的相关性。这种一脏多经研究既往报导很少,近来日益受到重视。通过定性把握和定量精确分析,明确脏腑与不同经脉间的具体相关度,以精确地把握经脉-脏腑相关的实质。

3.经脉脏腑表里相合的研究

根据《灵枢·经脉》确立的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的理论,探讨阴经与阳经、脏与腑之间的表里相合关系,如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肾与膀胱等经脉脏腑表里相合关系。有研究者在脏腑表里造模基础上,研究相应表里经脉对相同脏腑的异常功能的调整作用,但其中机制尚不清楚。

4.膀胱经背俞穴与相应脏腑联系途径的研究

各脏腑背俞穴均在膀胱经上,可见膀胱经在十二经脉中的特殊地位。有人在八十年代就提出了“膀胱经是十二经脉的核心,背俞穴是联系十二经脉的枢纽”。现代生理学认为背部是躯体神经和植物性神经分布与体表及脏腑的主要通道和枢纽。研究膀胱经背俞与相应脏腑联系和相对特异性联系途径,及与交感神经系统的关系,可能是经脉脏腑相关研究的核心和重要突破口,其中机制的揭示,可为经络与神经系统相关提供实验基础,对提高针灸治疗脏腑疾病疗效也有重要意义。

(2)目前较为公认的经脉-脏腑相关的两个学说和一个假说(引自朱兵著《针灸的科学基础》):

1.植物神经的体表-内脏联系

日本石川教授父子两代对这种联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阐明经穴-脏腑相关的重要理论。在体表-内脏之间,反射和关联的形式有:
①内脏-皮肤关联:当某内脏受到刺激时,经传入神经, 冲动进入脊髓后可引起相应节段的皮肤感觉过敏。
②皮肤-内脏关联:当刺激不同皮肤分节部位时,便可引起相应内脏器官的过敏反应。
③皮肤-内脏反射:当刺激不同皮肤分节部位时,便可引起相应内脏器官的机能改变。
④皮肤-分泌腺反射:当刺激相应皮肤分节部位时,便可引起消化分泌的改变。
⑤此外,还有内脏-内脏关联或反射;皮肤-肌肉反射以及皮肤-皮肤关联等。
这些结果虽然不是以经络,经穴为对象的,但是却对以体表刺激作为治疗手段的针灸疗法很有启发。


2.从胚胎期的节段支配考虑

胚胎早期,胚体由40对体节沿胚体中轴连接而成,致使胚体呈分节状结构。每一分节均由体躯部, 内脏部和神经节段三部分组成,它们构成了脊椎动物和人体的原始机能性局部单位。在一个原始分节内,由神经节段向体躯部和内脏部分别发出体躯神经和内脏神经, 将两部分联成一个整体。以后随着胚体的生长,分化,内脏器官无论变成什么形状,肢芽如何向外伸展;体躯部的皮节,肌节如何向远处变位,转移; 其神经根怎样重新排列,组合,形态上尽管形成复杂的神经丛,但机能上仍然保留节段性的支配关系。一旦内脏发生病变时,病理冲动沿内脏传入神经到脊髓后角, 经过相应节段的体躯神经感应到体表;反之, 体躯部位的变化也能影响其相应节段的内脏器官。所以,所谓的经脉-脏腑相关或曰体表-内脏相关可能与这种联系有关。


3.季钟朴体表内脏植物性联系系统(简称SVVCS)假说

季钟朴(中国中医科学院)认为体表脏腑的这一联络系统是我国古典经络学说的核心,但这个联络系统又是一个新的生理学系统,是现代生理学还没有注意到的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根据循经感传、气至病所和经穴脏腑相关联系的大量研究资料,季钟朴在1981年把这一系统命名为“体表内脏植物性联系系统(skin-visceral-vegetative correlative system,简称SVVCS)。他认为古人所见的是血管、神经(血脉、经脉),今人所见的也是神经、血管,没有见到别的。但经络现代研究却发现了现代生理所没有的新功能,即“经穴脏腑相关”。

这个假说的根据是:①首先是任何穴位都有神经纤维,即使是在血管周围也不能排除神经末梢。麻醉阻滞神经传导后一切穴位刺激就毫无效果;②循经感传的感觉过程必然经过外周神经(也包括植物神经),到达高级中枢,否则就不可能产生感觉(只能产生幻觉);③“气至而有效”,在效应器产生功能变化(调节),是由穴位刺激经过各级中枢产生的调节反射;④体表穴位因内脏疾患产生病理性反应物,和其他病理生理变化也可以理解为反射现象;⑤到目前为止,从穴位,沿经络线到效应器,所有的变化(生理病理变化,生物物理变化等)大都是属于植物性的;⑥形态学、组织化学关于交感神经调节局部血流的研究支持上述假说。

季钟朴认为,古人所说的经络就是指人体的神经和循环两大系统,前者为联系系统,后者为运输系统。


2009年3月14日星期六

2009年3月13日星期五

Health Preserving Theory with both spirit and body



神兼顾,重在养神。此为调养精神的具体方法。

就养生学的范畴而言,形,指形体,包括了人体的皮肉、筋骨、脉络、脏腑及充盈其间的精血,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外壳;神,指人体的精神思维活动,包括了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内在主宰。形神之间的关系,恰如魏晋时著名养生家嵇康所言:“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养生论》)形体与精神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制约、互为依存的密切关系:一方面,形的存、灭决定了神的存、灭,神只能赖形而成存,决不能离形而生,神的生机旺盛只能建立在形体健康的基础之上,所以欲养神必先养形,用《黄帝内经》的话来说,就叫做“形体不敝,精神不散”(《素问·上古天真论》);另一方面,神的健康与否,也直接影响形体的盛衰存亡,欲康健形体必须重视养神,否则“精神内伤,身必败亡。”(《素问·疏五过论》)可见养形与养神,二者必须兼顾,不可偏废。













《黄帝内经》的形神观中,强调了形体决定精神、精神依赖于形体。《灵枢·营卫生会》指出:“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贯,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捕,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其次,《黄帝内经》认为精神反过来也能影响形体。《灵枢·本神》篇说:“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不止。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



然而,主张形神共养,决不意味着把形、神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事实上就总体而言,中国养生学从来都视养神为首务,正所谓“太上养神,其次养形”(《艺文类聚·养生》)鉴于中医学关于心神能统率五脏六腑、五官七窍、四肢百骸而为一身之主宰的生理观。所以古代养生家大多认为调养心神,不但能使心强脑健,也有益于精神卫生,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养心调神还可以有助于调养整个形体。《灵枢·天年》说:“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素问·上古天真论》也认为:“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神”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即“得神”、“守神”,就能保持健康、却病延年;反之,神伤则病,无神则死。由此可见,形神兼顾、养神为先,确实是很重要的。



正是从形神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出发,提出了形神并重的养生原则。这种养生原则集中概括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而岁乃去”(《素问·得神者生”的口号,主张“养神为先”。后世养生家则主张“太上养神,其次养形”、强调养生的关键在于“养神”。



欲长寿,则应养生。要养生,则应认识到养生的自然观、防治观、意志观、精气观、动静观以及食疗观。自然观,讲求“天人合一”: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才能位置正常生命活动;根据四时不同,采用春养生,夏养生,秋养生,冬养藏以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方法。即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取得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防治观,讲求未病先防,外避六淫之邪,内免精神刺激,情志变动,达到未病先防。意志观,重在调养精神意志。精气观,要积精全神,重在藏精。动静观,主在动静结合,主张形神兼养,按四时不同,养形调神。而养生在平时,应该以食疗为主,应该注重平时的锻炼很调养。天人合一,协调一致,动静结合,形神兼备为养生的原则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