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2日星期日

Human viscera and entrails-shape machinery matrixs




  是中医对人体内部器官的总称。从《黄帝内经》到《中医学概论》,“脏腑”都是其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脏腑”的构成也没有什么变化。包括:

1. 五脏:心、肝、脾、肺、肾;
2. 六腑:胃、大肠、小肠、膀胱、胆、三焦;
3.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










除“三焦”腑外,其他的脏器名称都沿用至今,所指器官实体也与现代解剖学完全吻合。只是对脏腑功能的认识,古今、中西有所不同。这是因为古代脏器的名与实都是由实际观察而来,但在不具备现代生理、生化知识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对其功能建立正确认识的。例如没有肺脏微观结构与气体交换的知识,便不可能正确认识肺在呼吸过程中的真正作用;没有胆汁激活胰蛋白酶,才能完成蛋白质消化吸收的生化知识,便无法知道胆与胆汁的功能;在不了解尿生成机理的时代,中外医家都会十分自然地想象喝入胃肠道的水分,是从肠道“渗入”膀胱的,所以古代中医才需要“建构”一个位于腹膜之内、脏器之外,专司“水液代谢”的“三焦”腑。


正因如此,现代中医学采用《黄帝内经》中讲述脏腑功能的“六节藏象论”篇名中的“藏象”一词,称中医的脏腑理论为“藏象学说”,并解释说:

藏,即脏字,泛指人体的各个脏器;象,是指表现于外的各种现象。因此“藏象”二字,简单地说,也就是指人体内各个脏器所表现于体外的各种现象。中医书中一般所提到的脏器,虽然在某些地方有现代所说的脏器含义,但它更主要的方面,却不是指脏器的本身,而是指体内脏器所表现于体外的各种现象。换句话说,也就是在人体表面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都可以根据它的特点,把它归纳到各个不同脏器的作用范围。正因为中医一般所谈的脏器名称,不一定是指各脏器的本身,而主要是指藏象,所以,我们便不能够硬用现代所说的脏器概念来衡量它。


这便是“中医现代化”的具体表现——尽管古代对脏器功能的认识并不正确,但这些内容已然成为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中不可割裂的组成部分,因此便需要对中医的“脏腑”进行定义。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在“六腑”与“奇恒之腑”中都包括有“胆”。下面我们即以此作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了解脏腑学说的“建构”过程。


《黄帝内经·素问·五脏别论》中,黄帝首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听说方士们或说脑、髓是脏,或说肠、胃是脏,或说是腑。虽然所说相互矛盾,但都自称正确。不知其故,愿听讲解。”

黄帝的医学教师岐伯回答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是地气所生,与蕴藏万物的大地相同,所以藏精气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而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是天气所生,与天同类,所以饮食之物在其中不能久留,泻而不藏,名曰传化之腑。”

接着岐伯又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据《黄帝内经》其他篇章,其所谓“五脏”,包括心、肺、肝、脾、肾;其所谓六腑,包括大肠、小肠、胆、胃、膀胱、三焦。)

为便于理解,将其要点整理成下述两个表。从中可以看出,在岐伯的两段话中,虽然一个叫“奇恒之腑”与“传化之腑”,一个叫“五脏”与“六腑”,但两个体系都包含一阴一阳两类脏器;都由“5”和“6”两个代表阴阳的奇偶之数组成;各自“象天”与“象地”;各自分别具有“藏而不泻”与“泻而不藏”的不同功能。所以,这实际是两个不同的脏腑学说体系。

而当后世医家将其归纳成一个体系时,便成为下表所示,亦即《中医学概论》中“胆”重复出现、功能界分亦重叠的所谓“中医脏腑学说”了。

因此,要想真正读懂中医,必须要有历史的眼光,并善于使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如此才能看清其“建构”的本质,了解古人“统一异说”与今人“当代化改造”的过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